11月30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在上海召开。省委书记韩俊赴沪参加会议,就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汇报工作情况、提出意见建议。
在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创新高度关注,反复强调。不论是“进一步提升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发展能级,率先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的方向指引,还是“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路径铺设……创新命题“上新”,长三角区域需各扬所长,在创新赛道上奋勇争先,需同心联动,为一体化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源泉。
风从海上来,势起长三角。创新的风帆,尤需高高扬起来。
安徽省委领导返回后,紧接着召开了一场事关科技创新、未来产业的大会。12月1日,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开全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建设推进大会。
“坚持创新引领、以强促大,加快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聚链成群、集群成势、做大做强”“着力培育高能级创新载体并有效发挥作用”“打造若干具有产业带动力、创新引领力、市场主导力的生态主导型企业”“积极引育一批创新研发活跃、细分市场领先的专精特新特别是行业‘小巨人’配套企业”……会上,安徽对创新处处提,深入讲,既见态度,又有举措。
两场会议,异曲同工,创新主线尤其鲜明。
有人把科技竞争比作是短道速滑,你加速的同时,别人也在加速,关键要看谁的速度快,谁的速度更能持续。
追光前行,与“光”比速度,深入推进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座谈会后,安徽立即将目光瞄准“未来产业”,聚全省之力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
这场会议,覆盖全省,行业龙头、业界翘楚先后作了交流发言,合肥、阜阳、滁州等地进行现场交流,4家省直单位和12家企业作了书面发言。政企联动、协同发力、上下同心,安徽深悟创新之“造”,在未来产业中抢抓未来机遇,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发展的殷殷嘱托践行在具体行动中,以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角逐科技竞争新赛道。
追光笃行,安徽在“一束光”上可做大文章。过去一年,全省光伏制造业营业收入首次跨上千亿台阶,达到1954.9亿元,同比增长近120%,提前一年完成了安徽省光伏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营收翻番的主要目标。
望向未来,安徽目标清晰——力争到2027年,全省光伏产业营业收入在2022年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4000亿元。
以“未来产业”牵引远大未来,安徽显然不满足于既有成绩,而是向着更高的目标攀登突破。
突破自我,关键在于认清自我、补齐短板,提升科技创新整体实力。
省委书记韩俊一语中的:要清醒看到,我省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发展还有一些短板弱项,研发创新能力总体不足,产业配套环节不够健全,区域产业布局不够协调,特色化、差异化竞相发展格局尚未形成。
不足就是潜力,短板就是空间。我们注意到,针对不足、瞄准未来,安徽召开的这场会议至少透视出“三种眼光”。
创新的眼光。“强化创新引领”,是省委的鲜明要求。会上,省委公布并解读了《关于强化创新引领推动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制度创新到实践创新再到市场创新,脚下则是一条条通向未来的特色路径。“智改数转”“一事一议”“一企一策”,皆是下步的发力方向。与此同时,加快建设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强省的目标也尤其鲜明。
产业的眼光。安徽看得很清晰——创新靠企业,强链要引育链主企业。培育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的全球引领企业;引导龙头企业在皖设立研发中心、新型研发机构、产品试验线;支持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引育一批创新研发活跃、细分市场领先的专精特新特别是行业“小巨人”配套企业……显然,安徽把更大的期许,寄托到一个个扎根安徽、深蕴活力的企业身上。政策发力、企业奔跑,安徽在“双向奔赴”中追“光”行,正打开一个可期的未来。
世界的眼光。推进创新、做强“光源”、布局未来,安徽不仅要实现“墙内开花”,更要做到“墙外开花”。环顾安徽,在发力创新、做强科技的同时,也在不断构筑开放的高地。在长三角快速崛起,开放的这扇门必须越开越大。怎么开?要立足安徽、放眼全球,全链条发力。这便要求,全省16个地市都要拓宽眼界,放大自身优势,积极“走出去”寻觅海外市场,有效“引进来”搭建向外渠道,培育一批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领域的全球引领企业,在协同创新中共建光伏产业高地,赋能能源强省建设。
这些年的安徽,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经济强起来,创新也要以更大力度靠前发力。放眼望去,新的机遇之门正向在皖投资兴业的各类市场主体打开。
安徽之“光”,不仅可以照亮自己,也能照亮世界。瞄准“先进”和“新型”,在技术创新上下大功夫,在研发、制造、应用上全链条发力,照亮未来的,必有安徽更亮的“光源”。